噴淋式殺菌鍋通過均勻噴淋高溫介質實現高效滅菌,噴淋頭堵塞會嚴重影響殺菌效果與設備壽命。防堵塞設計需從結構優化、材質選擇入手,配合堿液循環清洗方案,保障設備穩定運行,具體策略如下:
一、噴淋頭防堵塞設計策略
結構優化設計
增大噴淋式殺菌鍋的噴淋孔尺寸與斜角結構:將噴淋孔直徑從常規1.5-2mm增大至3-4mm,減少固體顆粒堵塞風險;采用45°傾斜開孔設計,使噴淋介質在壓力作用下快速流出,避免物料殘留附著。
多層濾網復合結構:在噴淋頭入口處設置三層濾網,外層粗濾網(孔徑1mm)攔截大顆粒雜質,中層細濾網(孔徑0.3mm)過濾微小顆粒,內層采用不銹鋼燒結網(孔徑0.1mm)進一步吸附懸浮物,形成分級過濾體系。
自清洗式旋轉噴頭:采用可360°旋轉的噴頭結構,噴頭內置壓力驅動裝置,在噴淋過程中,介質壓力推動噴頭旋轉,利用離心力將附著在孔壁的雜質甩出;同時噴頭表面設計螺旋導流槽,使介質產生渦流,增強自清潔效果。
材質與表面處理
選擇抗腐蝕、低吸附材質:噴淋頭主體采用316L不銹鋼,其優異的抗腐蝕性可抵御酸堿介質侵蝕;內部流道采用聚四氟乙烯(PTFE)涂層處理,降低物料附著力,使雜質不易黏附在表面。
表面鏡面拋光處理:對噴淋頭內外部表面進行鏡面拋光,粗糙度Ra≤0.2μm,形成光滑表面,減少雜質附著點,使介質流動更順暢,降低堵塞可能性。
二、堿液循環清洗方案
清洗系統配置
專用堿液循環系統:配備獨立的堿液循環罐,容積根據噴淋式殺菌鍋大小確定(一般為殺菌鍋容積的1/3-1/2),內置加熱裝置,可將堿液溫度控制在60-80℃,提高清洗效果;循環泵選用耐腐蝕的離心泵,流量需滿足在15-20分鐘內使堿液在系統內循環5-8次。
多點位噴淋清洗:在殺菌鍋內頂部、側面和底部增設輔助噴淋管,與噴淋頭清洗形成多向沖刷。頂部噴淋管向下噴淋,側面噴淋管呈45°角交錯噴淋,底部噴淋管向上噴射,確保各個角落都能被堿液充分沖洗。
清洗流程設計
預沖洗階段:噴淋式殺菌鍋殺菌結束后,先利用清水對噴淋頭及殺菌鍋內部進行10-15分鐘的預沖洗,去除大部分殘留物料,降低后續堿洗負擔。
堿液循環清洗階段:將配置好的2-3%氫氧化鈉(NaOH)堿液注入循環系統,啟動循環泵,使堿液在殺菌鍋和噴淋頭內循環 30-40 分鐘。循環過程中,加熱裝置保持堿液溫度穩定,利用高溫堿液的強堿性溶解蛋白質、油脂等頑固污漬。
熱水漂洗階段:堿洗結束后,排凈堿液,注入60-70℃熱水進行漂洗,時間為15-20分鐘,徹底清除殘留堿液;漂洗后檢測排水pH值,確保其在6.5-7.5之間。
空氣吹掃干燥:用潔凈壓縮空氣對噴淋頭及管道進行吹掃,時間5-10分鐘,去除殘留水分,防止微生物滋生和設備銹蝕。
清洗效果監測與維護
定期拆卸檢查:每周對噴淋頭進行一次拆卸檢查,觀察堵塞情況和濾網狀態,若濾網破損或堵塞嚴重,及時更換;每月對噴淋頭進行一次超聲波深度清洗,進一步清除頑固污垢。
在線監測系統:在循環管路中安裝壓力傳感器和流量傳感器,實時監測堿液循環壓力和流量。當壓力突然升高或流量明顯下降時,系統自動報警,提示可能存在堵塞,便于及時排查處理。
通過以上噴淋頭防堵塞設計與堿液循環清洗方案的協同應用,可有效減少噴淋頭堵塞問題,保障噴淋式殺菌鍋的殺菌效果和設備正常運行,延長設備使用壽命。
文來源于諸城市安泰機械有限公司官網http://www.squadcodersdev.com/